新闻详情

News Information

参加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2024-11-22

2024年11月19—22日,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举行,主题为“拥抱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网络法治论坛、金融科技论坛协办青年与数字未来论坛。 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峰会视频致贺。习近平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方兴未艾,大幅提升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难以预知的风险挑战。我们应当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大势,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安全作为底线要求、把普惠作为价值追求,加快推动网络空间创新发展、安全发展、普惠发展,携手迈进更加美好的“数字未来”。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把握信息革命发展的历史主动,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造福世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主论坛期间举行了全球青年领军者计划入选者颁证仪式、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研修院启动仪式、世界互联网大会智库合作计划启动仪式等活动。重要国际组织负责人,中外政府部门、全球互联网领军企业代表,以及知名专家学者、媒体人士等1800余人现场参会。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出席网络法治论坛、金融科技论坛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出席青年与数字未来论坛并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黄文艺、张吉豫、丁晓东主持网络法治论坛,法学院院长杨东在金融科技论坛作主旨发言。 主论坛上,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研修院启动,中国人民大学是合作单位之一。郑水泉代表学校接受授牌。 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研修院是为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管理层搭建的国际化研修平台,通过聚焦人工智能、数据、安全与应急、跨境电商等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领域,开展国际性、专题性培训,培养具有广阔国际视野、前沿数字化思维、先进数字化技能的专业人才,赋能全球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共享普惠发展红利。

网络法治论坛以“人工智能时代的网络法治”为主题,设置“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与世界网络法治前瞻”“人工智能时代的法治挑战与数据保护”“全球人工智能监管规则”等议题。与会嘉宾全面回顾中国网络法治发展的三十年历程,深入探讨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构建有效的个人信息与数据制度,广泛交流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工智能监管规则。论坛就加强人工智能时代网络法治建设、国际交流、多方联动形成共识,倡议积极构建开放、公平、有效的互联网治理机制,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可控与可持续发展。 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京东集团协办,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国际数字法学协会支持。来自国内外政府部门、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互联网企业代表、媒体记者等各界嘉宾参加论坛。

郑水泉在致辞中表示,当前,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蓬勃发展,推动新一代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演进。青年群体怀揣梦想,思维活跃,拥有创新激情和热情,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青春力量。进入数字时代,要激发青年创新活力,为数字时代发展贡献青春力量;搭建青年发展平台,助力青年人才“出色”“出彩”;汇聚全球青年智慧,推动全球数字治理。中国人民大学将与各方共同努力,鼓励青年在数字领域开拓创新、深度合作,携手迈向更加和谐、繁荣、充满创新活力的数字未来。 与会嘉宾认为,要发挥互联网对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驱动作用,主动顺应信息革命浪潮,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创新发展,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倡导发展人工智能以增进人类共同福祉为目标,以保障社会安全、尊重人类权益为前提,符合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以人为本、向善而行。要把互联网作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要渠道,以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为各领域合作赋能,拓展网上文化交流互鉴。

千年古镇,数字文明,中国与世界再次迎来“双向奔赴”,世界互联网大会不断探寻着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时代答案。高校在服务网络强国建设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中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中国人民大学将与世界共享时代发展机遇,更好搭建平台、深化交流、务实合作,共同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迈向新阶段,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